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考试之扰乱市场秩序罪普通罪名
发布日期:2012-03-07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相关法条】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知识要点】

  本罪实行行为是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而捏造的行为只是预备行为。

  二、虚假广告罪

  【相关法条】

  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知识要点】

  1.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都有夸张性质,消费者也都认识到了广告的夸大性质,故不能将具有夸大性质的广告都认定为虚假广告。

  2.行为人可能利用广告对自己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作虚假宣传,或者说利用广告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属于行为的手段触犯了其他罪名,以一个重罪论处,仅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3.如果利用虚假广告骗取他人财物的,属于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三、串通投标罪

  【相关法条】

  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知识要点】

  招标人不能单独构成本罪。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的情形才可能构成犯罪。

  四、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相关法条】

  第二百二十九条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知识要点】

  1.“提供”不只是单纯的交付行为,还包括制作(无形伪造)与交付。

  2.第229条第2款中的“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不应包括索取或者非法收受数额巨大财物的情形,即如果中介组织人员在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同时,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的,认定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经典考题】对下列与扰乱市场秩序罪相关的案例的判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所购某名牌轿车行驶不久,发动机就发生故障,经多次修理仍未排除。甲用牛车拉着该轿车在闹市区展示。甲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

  B.广告商乙在拍摄某减肥药广告时,以肥胖的郭某当替身拍摄减肥前的画面,再以苗条的影视明星刘某作代言人夸赞减肥效果。事后查明,该药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乙构成虚假广告罪

  C.丙按照所在企业安排研发出某关键技术,但其违反保密协议将该技术有偿提供给其他厂家使用,获利400万元。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章某因房地产开发急需资金,以高息向丁借款500万元,且按期归还本息。丁尝到甜头后,多次发放高利贷,非法获利数百万元。丁构成非法经营罪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相关罪名的认定及其界限。

  1.甲的行为不成立损害商品声誉罪:只有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成立损害商品信誉罪。A选项说法错误。

  2.乙的行为不成立虚假广告罪。尽管乙通过广告夸大了减肥药的功能,但任何广告都有夸大的性质,只要产品具有广告声称的功能,就不可能成立虚假广告罪。B选项说法错误。

  3.丙的行为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丙基于合法的原因掌握了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C选项说法正确。

  4.丁某的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行为,不成立犯罪。D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活学活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丙在自己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l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要点说明:走私贵重金属罪仅限于从境内走私到境外的行为,如果从境外走私到境内,可以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文物的行为亦同)。丙的行为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罪,不成立非法经营罪;也不成立高利转贷罪,因为高利转贷罪要求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牟利。丁的行为刑法条文明确规定成立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只不过属于加重情形。

  【活学活用】律师赵某接受律师事务所指派,为某公司股票上市提供法律意见。赵某在接受该公司的10万元财物之后,提供了虚假的法律意见书,导致不具备上市条件的该公司取得上市资格,严重损害了股东利益。赵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受贿罪

  B.《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

  C.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D.《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当数罪并罚

  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要点说明:关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2010年之后司法考试的观点有所调整,即中介组织的人员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巨大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按照重罪即非国家工作人员罪定罪处罚。

  【活学活用】下列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单位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

  B.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之外的其他人不能单独构成虚假广告罪

  C.招标人不能构成串通投标罪

  D.不以牟利为目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不能构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活学活用】对下列与扰乱市场秩序罪相关的案例的判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行为人甲与他人签订合同,收到他人货款后,提供伪劣商品的,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而不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B.乙明知是虚伪事实而予以散布,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由于乙没有捏造虚伪事实,所以不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C.招标人为泄私愤,在招标中不负责任,使得投标人以低价承包工程,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招标人构成串通投标罪。

  D.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活学活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伪称某种实际上用于治疗牲畜疾病的药品可以有效医治癌症晚期病人,并伪造药品许可证。后来给与某医院医务人员张某15万元打通关节,使该药品成为医院处方药品。甲总共获利240万元。甲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假药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数罪并罚;张某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B.乙在一次走私活动中,经缉私人员检查,发现有汽车3辆、大量无法组装并使用的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以及珍贵植物制品。乙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走私弹药罪,数罪并罚。

  C.银行工作人员丙知道某人有盗窃销赃得来的10万元,告诉其存到本行最安全。丙的行为构成洗钱罪。

  D.丁偶然拣到一张图纸,发现是某产品的图纸资料,于是按照此图纸开工生产,获利几百万。丁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本题要点说明:甲的行为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罪(法条竞合),适用重条文,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乙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罪并罚,不成立走私弹药罪。丙不成立洗钱钱,因为盗窃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丙只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利益罪。丁不是合法占有商业秘密的人,也不是

  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人,其行为不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

  【活学活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未经主管部门批准,向社会公众吸取资金(320万元),出具凭证,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甲将320万元用于自己工厂的生产活动,由于经营不善,工厂濒临倒闭,致使无法偿还资金。在出资人催款逼迫下,甲利用虚假证明文件从银行骗得贷款300万元,用于偿还先前的出资人。甲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贷款诈骗罪,数罪并罚。

  B.乙为扩大生产经营,向银行抵押贷款500万元。后来经营不善,无法偿还贷款,于是采取伪造借据、打虚假经济官司方法将已用作贷款抵押的设备转移至其亲属名下。乙成立诈骗罪。

  C.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汽车登记到自己名义。后来丙与李某合谋采取虚报注册资本方法取得了公司登记,丙利用该汽车做抵押从某银行贷款25万元,未能在合同期限内归还贷款。丙成立职务侵占罪、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贷款诈骗罪,数罪并罚。

  D.丁以合法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后,由于情势发生变更,丁产生不归还贷款的目的,随后转移、隐匿了贷款去向。丁成立诈骗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BC.本题要点说明:甲的行为只成立贷款诈骗罪,不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丁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只是逃避债务的行为。

  【活学活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以伪造的票据作抵押进行贷款,构成票据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B.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必须占到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构成逃税罪。

  C.乙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表面上将该部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但将自有资金高利借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D.丙以欺骗方法骗取贷款之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无法偿还贷款。丙的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AC.本题要点说明:丙的行为成立贷款诈骗罪,因为其行为表明丙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

  【活学活用】关于金融诈骗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银行大堂经理甲,以假冒他人名义或者虚构姓名等方式骗取本银行贷款归个人占有的,应认定为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

  B.一般公民乙与金融机构相关全部人员串通,使用伪造的票据从银行取得财产的,不成立票据诈骗罪,应认定为贪污、职务侵占等罪的共同犯罪。

  C.一般公民丙与保险公司保险理赔的最终决定者串通,欺骗了业务员与部门审核人员,骗取了保险金40万元,丙不成立保险诈骗罪,应认定为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

  D.一般公民丁与金融机构的信贷员或者部门审核人员串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欺骗分管领导等具有处分决定权的人员,使后者产生认识错误并核准贷款的,触犯了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与贷款诈骗罪,应以重罪的共同犯罪论处。

  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