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考试辅导:法与道德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
发布日期:2011-10-2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司法考试辅导:法与道德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法与道德的异同历来都作为考察的重点,尤其是在卷四的主观题中以论述的形式表现,掌握好该知识点不仅会帮助大家在客观题中多拿分,在主观题中更甚,我为大家整理了司法考试辅导:法与道德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希望对大家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1.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

(1)法在根本上也是自生自发累积进化来的,但在形式上却不能不承认法的建构性;

(2)道德不是自觉制定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

2.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1)法有特定的表现形式,有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2)道德无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对行为的要求笼统、模糊。

3.存在形态上的 一元性与多元性

(1)法的内容及评价标准在特定国家的体系结构中具有统一性、普适性和可预期性;

(2)由于信念和良心是道德的存在方式,因而道德及其评价标准在本质上是主观、自由和多元的。

4.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

(1)法一般只规范和关注外在行为,通常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

(2)道德首先和主要关注内在动机,侧重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在行为,且评价和谴责主要针对动机。

5.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

(1)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

(2)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

6.运作机制上程序性与非程序性

(1)程序性是法的核心;

(2)道德以主体内省和自决的方式生成和实现,与程序无关。

7.解决方式上的 可诉性与不可诉性

(1)可诉性是法区别于一切行为规则的显著特征,对与法相关的行为的个别处理是可能和可操作的,且是有预设的实体标准和程序规则作为依据的,故可实现对相类行为和情形的非差别对待,保证处理和决定的一致性和平等性。

此外,法的可诉性还意味着争端和纠纷解决的终局性和最高权威性。

(2)道德不具有可诉性,主要表现为无形的舆论压力和良心谴责,且舆论的评价或谴责往往是多元的。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