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社会化
发布日期:2005-03-0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1997年,我院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办事机构。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积极开展预防调研,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规范预防职务犯罪的运作机制,注重培养专职预防队伍,加大预防宣传力度,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做到了专门预防和社会预防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社会大预防机制的形成。赢得了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好评,也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各级预防部门的领导多次到方城调查研究,肯定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选准突破口,加强预防调研

  1997年以前的几年,我们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在打击职务犯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深入到建筑、粮食流通等领域和司法、行政执法部门,深挖细查,查处了一大批贪污贿赂、侵权、渎职等亵渎职务的犯罪案件。一批腐败官员的被查处,在方城掀起了不小的冲击 , 我们也清醒地感觉到,我们虽然查办了一大批案件,但却深感困惑:一方面有人对检察机关依法加大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力度不理解,埋怨检察机关抓人抓多了,是在搞一场运动,对检察机关办案给以攻击抵毁,意见很大;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埋怨检察机关执法不严、打击不力,该查处的仍然没有查处。实践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仅靠打击一手必然会使反腐败斗争走入死胡同,只打不防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但在新形势下,如何摆脱尴尬境地,切实做到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我们结合前几年查办职务犯罪的办案实践和社会各界的反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一方面检察机关内部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抓手,不系统,层次浅,视野“窄”;一方面党政领导部门也没有真切地看到预防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在认识上存在有偏差;一方面社会各界及相关单位和行业也没有尝到预防所带来的甜头,属于被动参与,难见成效。针对预防工作初期开展的现状,我们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要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就必须选准一个突破口,加强预防调研,从一个方面的预防实践来验证预防的作用。在经过深思熟虑后,1997年我们把建筑领域作为一个突破口。因为,前几年,我们所查办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90%以上都是发生在基建的各环节,造成的危害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党委不满意。为此,我们组成专门调研班子,结合所办案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专项的分析,撰写出了几篇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理论调研文章,分析了基建领域职务犯罪的现实、特点、原因及可行性对策,结合这些调研活动,经过综合归纳和总结,向县委报送了《关于在我县建筑领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在建筑领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的六项措施:一是利用活教材,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二是对工程招投标活动依法实施监督;三是配合职能部门搞好工程审计和验收;四是建立健全基建资金管理制度;五是建立健全项目登记备案制度和廉洁自律报告制度;六是要求施工单位订立廉洁自律责任状。由于我们的报告内容切中时弊,针对性强,方法措施得当,因此,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重视,县委以办公室文件的形式把该报告发至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单位,引起了各单位的普遍关注。随后,我们又根据预防调研活动发现建筑领域违法违纪的新动向,又连续向县委、人大、政府领导报送了“建筑领域违法违纪新动向不容忽视”的领导参阅。四大班子领导阅后纷纷作出批示,要求尽快采取得力措施,从源头上遏制建筑领域的不正之风。我们扎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建筑领域见到了成效,建筑行业内的行受贿案件明显下降,风气明显好转,建筑工程的质量显著提高。97年前,几乎没有一个优良工程,而97年以后,优良工程明显增多,且呈年年递增之势。明显的成效使大家看到了预防的威力,也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二、找准切入点,增强检察建议的效力

  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检察机关的非诉讼文书检察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议事项不清,建议书的内容空洞,文书格式紊乱,建议落实不力以及受建议单位和建议单位的冷落和片面认识。导致检察建议书形同一纸空文,达不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更谈不上人们对它的重视和落实。如何发挥检察建议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结合检察职能,对检察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1998年,该院检察长撰写出了一篇《浅谈检察建议的存在问题及实用效力》调研文章,系统、全面地对检察建议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检察建议在个案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应进一步加强的具体措施。

  为了使党委、人大、及有关单位对检察建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决定选定典型个案为切入点,使他们从现实中看到检察建议在个案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以便进一步增强检察建议的效力,实现预防效果。我们在办理县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6人受贿窝案中,发现该局领导职责分工不清,财务管理混乱,缺乏相关制度。根据个案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份检察建议,指出了预防对策,可是,该局新班子没有足够的重视,对检察建议落实不力,制度落实流于形式,没过多久,该局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领导又因贪污罪而被立案查处,究其原因,仍然是制度和教育上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个案预防不仅使各级领导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教训,而且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增强检察建议的效力?我们研究后认为,要使检察建议在个案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借助人大的力量赋予其强制力和约束力,建立一套规范的运作程序,狠抓落实。为此,1998年5月份,我们向县人大常委会报送了《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意见》,并做了专项汇报,提出了地方人大“立法”建议,寻找了理论依据。我们的汇报和所作的工作引起了县委、人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于1998年5月27日召开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决定》,赋予了检察建议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为个案预防插上了法律的翅膀。我们借助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的东风,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规范检察建议的运作程序,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狠抓建议书的内部管理和外部落实反馈,做到每案有建议,份份有回音,件件有效果。检察建议在我们县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几年来,结合办案,发出检察建议115份,敦促有关单位或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013项,使11名违法违纪人员被追究党政纪责任。1999年,县公路局局长朱金刚夫妻二人共同受贿案件查办后,我们进行了个案预防,发出了检察建议,被建议单位欣然接受,认真查找漏洞,积极整改,几年来该局没有发生一起类似的案件,干部和职工齐声夸赞:“是检察建议确保了班子的廉洁,保护了我们的干部不再重蹈覆辙。”方城县的公路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很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建设,县委书记称赞:“检察院功不可没。”

  三、刺激兴奋点,构建网络化的社会预防

  当身居高位,被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因腐败而被查处;当年轻的国家职员因贪财和渎职而丧失美好的前程;当为人父、为人子、为人母、为人妻的人因亵渎职务而身陷牢笼、丧失自由的时候,是对培养他们多年的党组织和幸福家庭的亲属们一种沉重的打击。如何在“惩治于既然”的同时,尽可能地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使各级国家公职人员不犯或少犯错误,是各级党组织一直都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果能够寻找到一条有效的预防路子,确保各级公职人员能清正廉洁,不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腐蚀,不仅是我们的党,也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最高兴的事。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寻找这样一条预防路子。我们认为:在预防职务犯罪系统工程中,检察机关要成为“主力军”,而不能变为“孤力军”,必须走开放型的预防工作道路,调动和依靠社会各行各业及广大群众的力量,形成专群结合,良性互动的运作网络。检察机关与社会各个部门没有隶属关系,在社会网络预防中,必须真心配合,不能搞“拉郎配”、“一头热”。我们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支持,主动上门宣传,提供法律服务,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等形式,争取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很快打消了一些单位领导担心“揭疮疤”、“被监视”等顾虑,成功地架起了三个网络,并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这三个网络是:与纪检、监察、审计、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建立的预防职务犯罪协作网;在行政执法机关以及职务犯罪易发的金融、城建、烟草、粮食、交通、医药等重点行业建立了系统预防网;在各乡镇及村组建立的工作联系网。同时,在网络单位内部成立预防组织,派驻联络员,并建立规范的联络处工作规划,建立工作卷宗,该卷宗由派驻人员和所驻单位人员共同规范填写,内容包括:全年预防工作计划、联络处每月工作计划表和总结表、法制宣传教育卡、预防座谈记录卡、年终工作总结、典型预防工作经验等方面,从县人大代表中聘请25名同志成为院预防职务犯罪巡视员,定期不定期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项座谈,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目前,全县有100余个各类单位成为网络组织,共聘任预防联络员200余名。各个联络处在我们的主持下,积极交流预防信息,加强沟通和协调,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和职务犯罪社会大预防的格局。党委、人大对大预防机制的建立非常满意,积极给予领导和指导。方城县委于200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并下发通知,成立预防职务工作领导小组。县人大常委会于 2001年专门做出了《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各单位都明确了一名主要领导专抓此项工作,并制定了量化考评细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了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和评比奖惩制度,确保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并对工作不力、出现职务犯罪案件的单位,对当年度的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使检察机关在由部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转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设立的联络处的单位,近几年来的发案率都明显下降,县烟草公司在98年以前,接连发生了30多起职务犯罪案件,犯罪率呈上升势头,严重影响了烟农积极性,削减了公司的利润,影响了社会稳定,上级烟草公司深感头痛,单位职工和领导也十分痛心;98年,设立预防职务犯罪联络处以来,我们派驻的联络处工作人员与县烟草公司的专职的预防联络员一道,加强沟通,共同研究预防对策,在烟草系统的各个收购点和有关二级单位建立了预防网络,有效地推动了系统预防工作的开展。几年来,职务犯罪案件逐年减少。全县的烟叶种植形势日益好转,成为全省种烟大县;烟草公司的效益有显著提高,上级部门满意,党委满意,人民群众满意。

  四、发现闪光点,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宣传力度

  高检院在做好预防职务工作的要求中提出:“注重预防成果的宣传。预防犯罪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事,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得到社会的监督和支持,各地要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公布预防成果”,按照高检院的要求,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我们十分注意发现并总结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闪光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我们发挥本单位优秀人才多的优势,全面宣传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成果。务求丰富生动,收到实效。一是编辑专门的刊物。在人员少、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及时发现并总结预防职务犯罪的典型和经验,编印预防快报,每期300份,及时发送给县四大家领导及全县各个单位,并在我院“金剑文学社”主办的《毛毛雨》刊物上组织预防专版,提高宣传层次。二是拍摄专题片,用影视直观教育提高宣传效果,我们拍摄了一部近3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堕落轨迹》,在电视台连续播放。《堕落轨迹》是根据单位部分同志组织整理的《39名官员走向犯罪的心灵轨迹》一书改编而成,该书发至全县每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影视与书籍同时进行,使每个观看者和阅读者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三是加大法制宣传力度。98年以来,我们共到各基层单位上法制教育课30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20万人次。我们还将职务犯罪教育纳入县委党校的教学内容,党校举办政治内容的学习班,都要邀请我们去上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课,学员们爱听,普遍评价最受教育;四是以院里文艺爱好者协会为阵地,把典型案例、典型人物,用戏曲、小品、相声、快板等形式创作出作品,制作成节目,组织到街头、厂矿、企业、机关巡回演出,开展法律咨询,宣传反贪成果。我们依据县公路局局长朱金刚夫妻二人共同受贿被查处这一典型案例,创作了一部小品节目《如此受礼》刻画了朱及妻二人贪污受贿的可悲下场,警示了其他干部职工,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五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先后在中央和省、市、县四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有关预防职务犯罪内容的稿件200余篇,各个网络成员也发挥各自优势,撰写出了一大批有关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文章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氛围。《检察日报》在2001年连续五次报道我们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成功经验,其中尤以2001年8月份刊发的《方城人大为检察建议修路架桥──立法规范检察建议出效果》一文影响最好,全国有50多家单位来人来电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检察院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