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诉讼当事人举证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发布日期:2009-12-18    文章来源:互联网
《民事诉讼法》第64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然而,笔者在日常审判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当事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当事人,由于受知识能力等因素的局限,存在举证困难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举证数量少。如离婚案件中只有一张结婚证或者结婚证明或者户口证明,借款纠纷案件中仅一张借条或者干脆没有借条等等。

  出庭作证少。一些证人都是相互邻里,或出于其他顾虑,不愿意出庭作证,怕得罪人,有的仅是书面证言或者调查笔录。

  收集证据被拒绝。当事人间收集证据被拒绝,当事人律师收集证据被拒绝也时常发生。

  举证效性低。所举证据缺乏客观性、关联性,存在着盲目举证的现象,结果往往不被法院采信。

  对此,笔者建议:强化立案诉讼释明。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立案庭应及时加强诉讼指导,引导当事人正确举证,使其知道应举证、举对证。此外,可推行庭前证据交换、对举证责任进行相应的提示和释明等措施。将当事人举证和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有机结合起来。

  鼓励证人出庭。建议规定证人出庭作证的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既可以增加公民作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教育其他公民自觉履行作证的义务,也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获取证据,提高办案的准确性和提高效率,尽快结案。加大对侮辱、诽谤、殴打或者打击报复证人的人进行法律制裁。

  加大普法宣传。积极开展一些普法活动,贯彻公开开庭原则,让更多的人走进法庭旁听,不定期进行巡回审判,以实现以案释法,教育群众与提高群众诉讼常识、增强应诉能力的目标。(江西省赣县人民法院·陈晓飞)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