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借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担责?
发布日期:2009-11-30    文章来源:互联网
【案情】

    张某与李某系井冈山市某单位职工,且是多年的好朋友。2007年底,两人同时取得了汽车驾驶执照。2008年2月,张某买了辆新车。同年4月16日,李某以办点私事为由向张某借车,因两人是好朋友,且张某也知道李某有驾驶执照,便欣然同意。由于李某考取驾驶驾照不久,且平时很少有开车的机会,因驾驶技术不熟,操作失误,与同向行驶的刘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造成刘某重伤,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的交通事故。事后,经井冈山市交警大队认定,李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两人因损害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刘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赔偿。此外,刘某得知李某经济条件不太好,而实际车主为张某,于是把张某追加为共同被告,要求张某与李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分歧】

    本案李某应承担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毫无疑问,但对车主张某是否应与李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张某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理由是确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标准有两个,一是看运行支配的归属;二是看运行利益的归属。本案车辆的车主虽然是张某,但实际驾驶人是李某,即脱离了张某的实际控制,且车是无偿借给李某,没有获得利益,而且张某也不存在任何过错,因此,张某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张某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管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理由是:

    1、车辆所有人张某出借车辆存在利益关系,但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而是基于特定的利益和信任关系而自主支配其车辆使用权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潜在利益;

    2、机动车属于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运输工具,机动车交通事故具有多发性,张某出借车辆,将车辆致于他人控制之下,意味着能够预见并自愿承担风险;

    3、本案将张某列为共同被告,要其承担连带责任,更有利于保护被害人刘某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实际是车辆互换或驾驶人属受雇驾驶,但当事人为使有履行能力的车主逃避赔偿责任而假称是借用。如果采用车主不承担赔偿责任,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利的保护。当然法律也保护张某的合法权益,如果张某赔偿了刘某,可以向李某进行追偿。孙江龙 阚常绢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