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擅自扣押他人财产将承担侵权责任
发布日期:2009-11-05    文章来源:法律界

【关键词】返还原物 财产损害

【案情简介】

原告:王五所

被告:杨爱民

第三人:邯郸市冀东机电解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第三人:陈海光

原告王五所于2008年4月10与第三人销售公司签订了买卖汽车合同,约定原告王五所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第三人销售公司的东风牌汽车一辆,总价款为177000元。同日,原告王五所与第三人运输公司签订了1份服务协议,约定原告王五所将该车登记在第三人运输公司名下,原告王五所独自支配该车的运行,独自享有运行利益。2008年5月,第三人销售公司将该车交付给原告王五所。该车牌照号为冀D88224。2008年6月11日7时30分许,原告王五所雇佣的驾驶员第三人陈海光驾驶该车行至林清线都里乡东水村井沟路段时,将被告杨爱民之子杨洲撞伤,造成交通事故。被告杨爱民于同日将该车扣留,至今未返还给原告王五所。另查明,该车核定载质量为7990公斤。上为本案事实。

【裁判要点】

本院认为,被告杨爱民之子被原告王五所的货车撞伤,被告杨爱民应采取合法的方式予以解决。被告杨爱民将该车扣留拒绝返还给原告王五所,已对原告王五所构成侵权。原告王五所要求被告杨爱民将该车返还并赔偿营运损失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原告王五所要求被告杨爱民赔偿合同损失46900元于法无据,不予支持。被告杨爱民辩称其没有扣留该车的意见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七)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杨爱民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牌照为冀D88224的货车一辆返还给原告王五所。
二、被告杨爱民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王五所经济损失30579.33元。
三、驳回原告王五所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6284元,其他诉讼费2000元,共计8284元。由原告王五所负担3108元,由被告杨爱民负担5176元。

【争议焦点】

扣押交通事故的肇事车辆是否已经构成侵权?是否应该承担返还原物、赔偿财产损失的民事责任?

【法理评析】

一般解释为物权是指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并可以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本案的原告在分期付款购买车辆后,由于特殊的约定,车辆还是登记在第三人邯郸市冀东机电解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但是依据特殊的约定,其享有对该车的独自支配运行,独自享有运行利益,所以既是依据物权法的规定,现在仍然没有享有物权的名义所有者,但是实际上也是所有者身份,但是即使如此,该车或者仍由第三人邯郸市冀东机电解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享有所有权,所以被告人因为儿子被该车撞伤而扣押该车的行为是不具有合法性的,。何况依据第三人和原告的约定,原告已经实质是该车所有权的行使者。

所以被告扣押原告车辆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物权。而依据法律的规定,权利人享有物上请求权,即物权人在其权利的实现上遇有某种妨害时,有权请求造成妨害事由发生的人排除此等妨害。所以原告有权要求被告返还原物(即扣押车辆),同时给予物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有权要求被告对原告因车辆被扣押而引起的一切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由于不能恢复物的原状时,以金钱作为赔偿,补偿物权人受到的财产损失。因为原告的财产损失,如营运惯常的利运已经不可恢复,所以有权要求被告承当金钱赔偿。对于原告所受到的损失,是因为被告扣押车辆的行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所以被告必须承担该金钱赔偿责任。

同时,给予物权的救济途径,物权人在其权利受到妨害时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确认其物权的存在或采取其他的保护措施。本案的原告给予该项法律规定向法院起诉一寻求救济也是符合法律意旨的。实践中一般都是物权人在直接向侵害人提出请求未得结果,仍不能实现和保护其权利时,才依法请求法院裁判,责令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同时就是对侵害人的民事制裁。所以,法院要求被告返还原告的车辆,承担原告的利益受损损失也就是法律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且带有国家强权的性质。现在原告就必须履行该判决结果,不然将是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法律风险提示与防范】

法律界网站提示: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虽然本案的被告扣押原告的车辆理由看来合理,但是却已经触犯法律,对原告造成损失。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利益,所以被告即使作为受害人,还会死要接受法律的审判,并承担民事责任。所以生活中人们保护自己利益或救济自己权利时一定要采取法律所不禁止的方法,这样才能免受法律审判。

【法条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二条 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四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三十二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三十四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陈彩红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