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停车不拔钥匙被他人偷开 致车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发布日期:2009-07-27    文章来源:互联网
2005年12月3日,竹某驾驶自己的面包车回家途中,停车到一家商店购买香烟。竹某之友张某见没有锁车门和拔下汽车钥匙,未经竹某同意,即擅自驾驶面包车玩耍,可惜行驶不到300米,便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将同向靠右边行走的童某撞成重伤,经医院救治,终因严重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应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鉴于童某家境不好,无力赔偿全部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张某的家人遂要求竹某承担。

    审理中,就竹某应否承担责任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之死完全是童某偷开汽车所致,交警部门也已经认定,明显与竹某无关,因而竹某不应否担责。

    第二种意见认为,竹某应当对童某擅自驾驶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理由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过失实施侵害行为,或虽无共同故意、过失,但其行为相互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这一规定,只要数人实施的加害行为相互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其行为具有关联共同性,即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而不在乎当事人事先是否有意思联络。《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指出:“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在离开车辆、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关好车门、拔下面包车钥匙,是竹某应尽的注意义务,但他却疏于管理、防范,也正是因为他未尽注意义务,才让童某有机可趁,如果没有该情形的存在,同样不会导致张某死亡的后果发生,当属“行为相互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虽然童某未经竹某同意而擅自驾车,但只能说明两人事先没有意思联络,并不能成为否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抗辩理由。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作者:兴国法院 曾育锋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