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流芳:“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论文规范的个案考察:《哈佛法律评论》”一文重刊后记
发布日期:2009-06-03 文章来源:互联网
1997年初,本人访美归来,适逢“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的同仁们还在谈论“学术规范化”,每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有那么一次聚会。于是,我也在1997年3月的一个周末前去抛砖引玉,谈“哈佛法律评论”的缘起和演进。1997年6月,“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论文规范的个案考察:《哈佛法律评论》”一文首次发表于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主办的杂志《比较法研究》第11卷第2期。此后,约有30多家杂志、电子刊物和文集转载了该文,甚至还有5、6家慷慨付酬,给我带来惊喜。1998年6月,《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问世,此后各校纷纷效法,如今全国大约已有法学院学生主办或参与主办的《法律评论》50多家。
今天,《法律评论》在中国将选择什么样的适者生存之道?现有学术制度将如何影响年轻的《法律评论》?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今,中国进入了21世纪,然而,学术刊物却和封建时代的人民一样,有高低贵贱之分。封建时代,阶级之分多来自世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当代学术刊物分等则是行政权力和寻租冲动交互作用的产物,“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教职升等和各种“评优”活动中,刊物决定论文的价值(评委们大多没有时间在投票之前看一眼被评审人的论文,最公正的评委大概也只能凭刊物的等级去评定优劣),在“核心期刊”、“重点期刊”、“权威期刊”、“中央级刊物”、“省部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注定要比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高出若干档次。就象不同国家的货币可按一定汇率兑换,在各等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相互之间,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汇率”互换,如:“核心期刊”一篇论文通常相当于“普通期刊”三篇论文,外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相当于“核心期刊”,诸如此类。于是,人们争相追捧高贵刊物,教授们引以为自豪的不再是他写了什么,而是“我的文章上了‘XX研究’!”高贵刊物身价陡增,稿源供过于求。于是,出现了一种奇特的交易:高贵刊物常常发行只有作者才会去购买的“增刊”,急需发表论文的作者只要按照文章的篇幅交纳“版面费”,就可以在高贵刊物上出名;刊物等级越高,“版面费”也越贵。当然,作者花钱在“增刊”上发表高论,不是自娱自乐,而是刊物的官方分等和官方催产论文两者合成的一个怪现状。
官方主导“评估”,按评估结果分等,以等级高低分“资源”,此一风气始于20世纪末,各行各业无不受其冲击,新的行话(“基地”、“一级学科”、“重点”、“跨世纪人才”)、行规(以“跑点”为中心的“学科建设”、跻身“××工程”的远景规划、 分配“×× 基金” 攻坚战…..)应运而生,业内人士的身心亦深受“改造”,其“触及灵魂”的强度不亚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那场政治运动。当主管部门给学术刊物分等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动用公权力扶持一部分期刊,打压另一部分期刊,没有什么比这更为恶劣的不正当竞争。随着公权力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筹码,一切行规、行德也就荡然无存,不择手段去“搞掂”官方就成了“业内人士”不可违拗的适者生存之道,“骗而优则奖”随之成为一条铁律。官方主导的学术评价是一种恶俗——官方决定刊物的等级,官方又按照刊物的等级去奖励论文作者,再按照论文作者获奖多少决定他们的下一轮奖励,这些恶俗正在把中国的学术活动推向迷信、邪教一类的反智活动。
《法律评论》是不入官方等级的“以书代刊”,在《法律评论》上发表论文也不能给教授增色,因此,有些《法律评论》渐渐成了在校学生的论文集——校方现在多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论文已经“发表”的指征就是出现于一个公开出版的印刷物上。
照现在这样的格局,《法律评论》数量再多,也难成气候。《法律评论》并不需要照顾,它们健康发展的唯一需求就是公平竞争,而公平竞争的前提是官方不得用公权力去帮助竞争中的任何一方。
国栋主编让我提交这篇旧文,我就补上这么一段后记,并把当年摘译的一小段文章也附在后面。
原载:《律师文摘》,孙国栋主编,2006年第一期(中国法制出版社),页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