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低级骗术竟也能骗得百万巨款?!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据《辽沈晚报》8月2日报道,骗子说:“我姑奶是区政府领导,能买到廉价水泥!”就凭这一句话,陶某15天里从13人手中诈骗了280万元。有人曾按照他提供的“姑奶”的姓名,委托朋友打听沈阳市某区政府是否确有其人,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不再怀疑陶某的话了。
   付出一笔不小的款,竟然只打听“姑奶”是否确有其人,至于“亲戚”真假就没再打听,这些被骗者也太糊涂了。否则,骗子别说280万元巨款,恐怕28元也弄不到手,反而会惹上一身骚。
   这个细节颇值得玩味,受骗者的“取证”方式简单得连几岁小孩都不如。这怪他们弱智吗?大概不能。因为如果打听下去,有些事就会“见光”,就可能不大好办。问题的关键是,受骗者恐怕连打听下去的胆儿都没有,借某领导之名顺利达到非法目的的真事并不难找——“姑奶”不想让人”知道太多的东西!难怪骗子使用这么简单的骗术,因为骗子熟知官场某些潜规则。需知,骗子得以“成功”,都有特定的背景。
   这件事中的“姑奶”便莫名其妙地成了道具,而深层背景,是受骗者心中的“权力观”、“关系观”。借着发财心切的梦想,相信权力能够助己一臂之力,相信“关系就是生产力”,加上平时的见闻与经历,自然对这种发财之道深信不疑。有了这样的“论据”,上当者都是“情有可原”的,不是吗?这便是潜规则,便是令人心痛的“背景”。这便是某些潜规则营造出来的社会风气。
   过去的“冤死莫告状”是社会风气,今天的“有了关系事好办”也是社会风气。虽然官场并非如此,正义之官多的是,但在这样或那样的潜规则毒害之下,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吸毒成瘾”,由疑多信少,一步步走到深信不疑。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想在水泥上发点“官财”、“关系财”的人,能说他们愚蠢吗?对这起案件,我们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到骗子与受骗者两方。试想,如果四处皆是阳光,骗术如何能拥有阴暗的空间?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