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05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2005年第3季度总局重点对食品、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以及重要工业、农业生产资料组织进行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现将2005年第3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5年第3季度抽查了64类2888家企业的3236种产品,有2113家企业的2399种产品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4.1%。其中,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以上的有17类,80%-89.9%的有16类,70%-79.9%有13类,60%-69.9%的有6类,60%以下的有12类。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的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9.1%、82.0%、63.2%。
  本季度跟踪抽查的产品有52类,占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81.2%。其中,配装眼镜、室内加热器、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木质地板、纸巾纸、农药等25类产品的抽样合格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阴极铜、油墨等13类产品抽样合格率基本保持稳定;茶叶、弹簧度盘秤、可移式灯具、床上用品等14类产品抽样合格率呈波动态势。
  本季度主要抽查了以下产品:
  一是重点抽查了15类食品,包括白砂糖、茶叶、白酒、膨化食品等,占本季度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23.4%。
  二是重点抽查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6类日用消费品,占本季度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25%。包括房间空调器、室内加热器、家用太阳热水器、洗衣粉、儿童服装、配装眼镜、纸巾纸等。
  三是抽查了11类建筑用装饰装修材料,占本季度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17.2%。包括了溶剂型木器涂料、陶瓷砖、天然花岗石大理石建筑板材、水泥、木质地板等。
  四是对重要的22类工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了抽查,占本季度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34.4%。包括数控数显、印刷机械、煤矿用低浓度催化式甲烷传感器、阴极铜、矿用绞车、农药、网渔具、耕整机等。

  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月饼、膨化食品、白酒等食品产品质量较好,而抽查的小型企业生产的海米、果脯蜜饯、水果罐头、炒货、粉丝粉条等食品质量有待提高。
  本季度抽查了15类食品,大型企业抽样合格率为86.5%,小型企业为54.9%。其中,有11类产品抽样合格率不到80%,小企业生产的海米、果脯蜜饯、水果罐头、炒货、粉丝粉条等产品质量问题较多。
  一是违规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本季度抽查的果脯蜜饯中,有16种产品超限量使用甜蜜素、日落黄、山梨酸等;抽查的水果罐头中,有40种产品超量使用糖精钠、甜蜜素和安赛蜜,有2种产品超量使用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等。
  二是主要理化指标问题较多。抽查的茶饮料中,有11种产品的茶多酚和咖啡因达不到标准要求,最严重的茶多酚仅为标准要求量1/15,咖啡因也仅为标准要求量的近1/10;抽查的水果罐头中,有11种产品固形物和净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三是产品标签问题较多。抽查的白砂糖产品中,有12种产品标签项目不合格,主要是产品标签上未标明产品生产日期和产品的级别。
  四是少数产品的重金属、农药残留不合格。抽查的海带,有5种产品无机砷、铅超标;抽查的茶叶中,有4种产品三氯杀螨醇超标,最严重的达标准要求限量的14.5倍。
  (二)房间空调器、家用太阳热水器、室内加热器、洗衣粉等产品质量较好,抽查的儿童服装、旅游鞋、床上用品等产品抽样合格率不高。
  本季度抽查了16类日用消费品,其中,房间空调器、家用太阳热水器、室内加热器、洗衣粉等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均在90%以上;儿童服装、旅游鞋、床上用品等产品抽样合格率在60%以下。
  抽查的房间空调器、家用太阳热水器实物质量较好。一是房间空调器的能源效率比、制冷量、噪声等关键指标有23种产品,不仅符合标准要求,而且大大严于企业标示的值;二是严格的监管促进了质量的提高。本次抽查的室内加热器由2003年的抽样合格率63.4%提高到本次的90%。
  抽查的儿童服装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指标不合格。有6种儿童服装甲醛含量超标,有25种产品PH值超标。二是成分标识与实测不符。有11种产品成分含量不合格,有的明示100%棉,实测为100%粘胶纤维。
  抽查的旅游鞋存在2个主要问题。一是耐折、耐磨性能低。有12种旅游鞋产品耐折性能超标,有的在检测过程中几乎断裂,大大低于标准要求;有5种产品耐磨性能不合格。二是粘合强度不高。有6种产品在粘合强度试验时,出现严重开胶。
  抽查的床上用品存在3方面问题。一是PH值超标。有21种产品的PH值不符合标准要求。二是产品主要使用性能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有21种产品的染色牢度和水洗尺寸变化率不符合标准要求,有的产品水洗尺寸变化率高达12%-13%(标准要求低于5%-6%)。三是面料成分与明示不符。有6种产品的成分含量不符合产品明示要求。
  (三)强化木地板、溶剂型木器涂料符合国家有害物质限量超标,抽查的部分陶瓷砖、天然花岗石大理石等质量问题较多。
  本季度抽查了11类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抽查的木质地板、溶剂型木器涂料在经过多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跟踪抽查,严格治理整顿后,大多数企业严格控制有害物质限量指标。本次抽查的92种木质地板,经检验,甲醛释放量限量指标全部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抽查的58种溶剂型木器涂料,对人体有害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可溶性铅、镉、铬、汞等金属含量,均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但是,小型企业的陶瓷砖、天然花岗石大理石建筑板材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抽查的陶瓷砖产品,有2种产品的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有4种产品的吸水率、破坏强度不合格,有7种产品尺寸、6种产品的断裂模数不符合标准要求。
  抽查的天然花岗石大理石建筑板材,有2种产品的长、宽度超过标准要求,有1种产品的厚度不合格,有2种产品镜向光泽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四)阴极铜、印刷机械、水处理剂等产品质量稳定,针织用舌针、砂轮、滚动轴承产品质量出现波动。
  本季度抽查了9类重要的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在多种行业应用较广的阴极铜产品抽样合格率为100%。印刷机械、水处理剂等2类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5.7%、91.5%,并且前几年抽查的抽样合格率也保持在90%以上,产品质量稳定。针织用舌针、砂轮、滚动轴承3类产品抽样合格率低于70%。
  抽查的针织用舌针,其硬度、针舌加工工艺等指标对下游产品针织物的质量影响较大。本次抽查反映的质量问题,一是硬度低,有11种针织用舌针的硬度性能超标,有的受力变形、易断裂,远低于标准要求;二是针舌加工工艺不高。有7种机械性能、4种产品的拉力性能不合格。
  抽查的砂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回转速度偏低。有7种产品回转速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二是形状位置公差超标。有7种产品旋转摆动过大,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三是标志不合格。有23种产品标志不符合标准要求,标注的内容不全,无生产日期、材质硬度、最高使用速度,不能指导用户正确、安全使用。
  抽查的滚动轴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寿命可靠性低。有5种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最短时间仅为84.5小时(标准要求大于131小时)。二是密封性能超标。有3种产品的防尘、温升、漏脂性能不合格,有的最大漏脂率为11.3%(标准要求小于5%),超出标准2倍多。

  三、处理意见
  针对本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本着“扶优扶强,打假治劣,引导消费”的原则,针对本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反映出的问题,认真做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
  (一)对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扶优扶强;对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规定,督促企业针对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整改,限期复查。
  (二)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对本次抽查存在问题较多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抽查力度。对库存产品清查,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督促企业整改,严格按强制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帮助和引导企业从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过程严格把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将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列入日常监督管理的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中超范围、超限量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质量问题的监督。进一步加强已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依法履行义务,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但不能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坚决吊销生产许可证。重点打击食品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各地在实施监督检查工作中,要加大对儿童服装、旅游鞋、床上用品等产品的监督力度。同时,要加强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监督,重点抽查放射性核素限量、可溶性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直接涉及人体健康的指标。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

 
2005年10月24日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