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1年省级预算和各地预算的通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编制好2001年省级预算和各地预算,对于顺利启动“十五”计划,保持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编制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0]27号)精神,现就编制2001年省级和各地预算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1年全省财政经济形势和编制预算的指导思想 
  2001年,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深入,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全省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将继续显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些都有利于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初步分析,2001年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8%。 
  2001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从收入方面看,受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经济环境的影响,财政收入仍难以出现较大增长,加之部分中央补助政策到期,财力增量十分有限。从支出方面看,各项重点支出对财政保障的要求很高,实施机关和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等,都需要必要的财力支持。 
  根据上述对2001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编制2000年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有关财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措施的到位。进一步完善征管措施.加大征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深化和完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步伐,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税费改革,支持和推行农村税费改革。 
  二、2001年财政收入政策要点 
  (一)财政收入预算的安排要立足经济发展,积极可靠,打实打足。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要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增消“两税”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任务落实。 
  (二)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和“抓大不放小、以小补大”的组织收入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加强税收基础工作,认真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取消越权制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坚持依法征管、据实征收,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三)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加强对娱乐性消费行为的税收调节政策,进一步完善税制,积极推行最低企业所得税制度,加大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四)继续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2001年财政支出政策要点 
  (一)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清理归并地区附加津贴,合理安排年度考核奖金。国务院决定,2001年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由国家统一建立,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解决,各地要制定措施,防止截留挪用,切实将津贴落实到广大职工手中。要在清理归并地区现有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原则上应视财力情况,一个地区实行一个津贴标准。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7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规定,2001年起将实行奖金制度,具体办法待中央政策出台后另行通知,各地应提前做出必要的安排。 
  (二)各级财政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要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有关规定,优先安排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教师工资,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 
  (三)努力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尽力保证教育、科技、农业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认真执行各项规定,努力保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扶贫开发以及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 
  (四)积极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和推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障费办法,认真稽核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严禁企业或个人瞒报、漏报缴费基数,确保基本养老保险费稳定增长;坚持按照“三三制”原则筹集资金,保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发放;积极支持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 
  (五)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包揽过宽的问题。进一步压缩对一般竞争性领域、企业的经营性发展项目、应用性研究项目以及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发展事业的投入。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财政开支,对能够进入市场取得稳定收入的事业单位,逐步削减财政拨款。 
  (六)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四、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的编报工作 
  按照《甘肃省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2001年省级预算按部门预算要求进行编制。省级各部门要按照省财政厅的具体要求,认真部署,提前准备,切实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并于2000年12月5日前将本部门的正式预算交省财政厅审核。省财政厅要积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做好部门预算编制的相关工作,及时将省级部门预算审核汇总并报省政府批准后,报送省人大审议。 
  各地、州、市也要进一步改进和细化预算编制,积极推行部门预算。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按照要求抓紧编制2001年预算,并于2000年11月底前将汇总的本地区预算(草案)简表报省财政厅审核;预算(草案)经地区行署、州(市)人民政府审核后,于2000年12月底前报省财政厅。 
 
 
2000年11月21日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