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绍兴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办法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办法的通知
绍政办发〔2004〕118号

越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绍兴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七月七日
绍兴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办法
  为进一步营造帮困助学的社会声势,加大资助力度,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帮困助学,建立和完善帮困助学制度,现对市区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的助学提出以下办法:
  一、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为户籍在绍兴市区(含绍兴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内,通过高校招生计划正常录取,家庭特别贫困,品学特别优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全日制大学生:
  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子女;
  2、父母双亡且监护人无力承担其上学的;
  3、经济特别困难的单亲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子女;
  5、革命烈士子女。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资助或终止资助:
  1、经审核,在审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的;
  2、因各种原因注销低保资格的;
  3、违反校纪校规等有关规定受到处分的;
  4、高校年度期未有一门或一门以上功课,经补考仍不合格的;
  5、本人申请不愿再接受资助的。
  二、资助学生的确认
  凡申请资助的学生都需填写《绍兴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资金申请表》,并通过以下途径予以确认。
  1、学校认定。凡符合资助条件的高三学生,可在当年的第二学期前凭有效证件以及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签署的意见,向所在学校申请大学助学。学校根据有关要求,审核认定资助的初选名单,签署意见,于学期结束前报市关工委办公室。
  2、部门单位推荐。有关部门和单位可根据本系统的工作职能,推荐需资助且又符合资助条件的贫困家庭子女名单,及时报市关工委办公室。
  3、关工委审核并报协调小组审定。由关工委办公室负责汇总审核资助名单后,报资助工作协调小组审定,于每年7月上旬予以公布。资助工作按高校录取顺序分批进行。
  三、资助类别和标准  第一类考上重点大学的。资助标准12000元,第一年6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第四年1000元。
  第二类考上本科(本二)大学的。资助标准10000元,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四年各1000元。
  第三类考上大专院校(不含民办大专)以及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考上本科、专科、职业技术院校的。资助标准5000元,第一年3000元、后两年各1000元。
资助经费支出时间为每年8月份—9月份。
  四、资助形式
  1、结对资助,由单位集体或个人直接出资资助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2、汇集社会力量,扩大帮困助学资金,由关工委组织安排资助学生。
  资助工作于每年9月底前完成。由市关工委通报资助情况。各种形式的资助工作每年一次,不搞多头资助。
  五、资金来源
  为保证资助工作的长效性,资助资金要求能体现“政府拨一点、慈善总会助一点、部门单位出一点、社会各界募一点”的原则。
  1、财政部门要把助学经费列入年初预算,每年安排约占年需资助资金总数的30%—40%的比例作为专项资金。
  2、贫困家庭子女大学资助要列入慈善总会的帮困范围,每年要安排资助资金。
  3、允许有条件的部门和单位在预算内、外经费中提一点作为帮困助学资金。
  4、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的捐款。
  建立“绍兴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资金”专项帐户,该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并每年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接受社会监督。
  六、组织领导
  建立正常工作机制,市关工委负责整个贫困家庭子女大学助学的组织实施工作。为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成立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资助工作协调小组(名单见附件),以确保资助工作更趋规范,卓有成效。
  七、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区贫困家庭子女大学资助
工作协调小组名单
  顾 问:陈礼安
  组 长:李露儿
  副组长:赵兴旺市教育局
      梁建华市财政局
      金素琴市民政局
  成 员:倪荣夫市残联
      高 杨市委老干部局
      吴 耘市总工会
      俞 中团市委
王麟敏市妇联
      陈启文市关工委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关工委,陈启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