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温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6月6日
温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信息产业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结合《温州市 “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我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尽快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已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领域,同时也是贯彻和落实中央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3年以来,以建设“数字温州”为纲要,依托“温州农网”、“农民信箱”、“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及“农村文化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使我市农村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市各大通信营运商的城域出口带宽共51.4G;本地固话用户数达到373.96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20.7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81.63万户,互联网用户113.8万户,宽带用户75.95万户,行政村通宽带率为91.26%。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行政村有线电视通达率88%。全市“农民信箱”注册用户数超过12万户,启用数超过10万人,乡镇开通率达到100%,村一级的联络点建设率达到92%,培养村联络点信息员5343人,“农民信箱”逐步成为农业部门发布政策信息、气象信息、技术信息和农资信息的一种有效载体,成为农民获取涉农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温州农网网站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市8个分中心,乡镇信息服务站194个,占乡镇总数的70%,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全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共建成5362个,其中乡镇站点353个,村级站点4820个,全市行政村建点率达89.4%,培训相关技术人员1953人。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等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内共建成温州市文化信息共享基层站点106个。
与此同时,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较为落后。除了应用全省统一的“农民信箱”外,还没有一个成形或较为完备的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或系统)。二是现有的各种涉农信息资源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目前,全市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信箱”、温州农网都是各自相对独立,在信息资源和网络方面没有相互融合,其功能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也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三是农村信息化设施和环境相对滞后。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上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农村和广大农民对信息技术、网络、产品以及涉农信息的需求和农民自身的有关生产、生活、经营等信息对外进行发布的信息渠道远远不够,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项目和资金也相对较少。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加大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促进资金、基础设施和机构人员的有效利用。实施农信“121”工程(即“打好一个基础,建设两个平台,培养一支队伍”),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
经过3―5年努力,建成较为完备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无线全覆盖”。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的促进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电话、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行政村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00%,网络普及率达到100%。农村中小学、乡镇文化站、乡镇卫生院和条件具备的村卫生站实现与各应用系统的网络连接。
――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建成一个面向农民和各涉农部门的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和交换平台。各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所有的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90%行政村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点,80%的乡镇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能上互联网,接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推进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向乡村延伸,全市90%的乡镇和3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90%乡镇和30%行政村能利用农村公共服务平台获取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信息服务资源。
――培育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90%的行政村的农村信息员完成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采集、发布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基本建成覆盖我市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对一大批农村中青年农民进行信息能力培训。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实现对信息资源和信息化队伍的充分整合利用和共享,形成合力,推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
2、坚持政府引导,需求主导。从满足政府和“三农”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紧扣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开发应用系统为核心,确保信息化工作推进的针对性。
3、坚持服务三农,讲求实效。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经济实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力求效果最好,效益最优。
4、坚持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针对农村信息化工作基础差、需求大、投入有限的客观情况,重点夯实基础,同时建设需求最迫切的应用系统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群众需求比较强烈的农村开展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分步实施。
三、目标任务
以实施农信“121”工程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网络,搭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村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努力建设一支农村信息化中的管理员、信息员队伍。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电话、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基本实现乡镇通光纤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力争在2008年底实现“村村通宽带,无线全覆盖”的目标,并逐步改善无线通信网络,如增强型无线数据网(EDGE)和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络(3G)。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我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保障农村信息化设施应用与维护的长效运行机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农民信箱”和温州农网等现有的信息资源,利用多种形式,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终端向村级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和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及中间组织等延伸。继续探索和创新信息进村入户的新载体,使广大农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电话、IPTV(网络电视)等途径方便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切实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加强对涉农信息资源和农村信息化队伍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和村四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市级要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县(市、区)有信息中心、乡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室,设立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培训,强化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和发布信息。该平台是依托现有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整合“农民信箱”、温州农网等现有资源,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发布体系,提供统一的农业市场供求、农业技术咨询、农业监测预警、特色生态农业服务(如特色农家乐等)等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建立起覆盖全市90%乡(镇)、80%的行政村、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以及有条件的种养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整合现有的农业资源。大力推广“农民信箱”,进一步完善“温州农网”,并整合到全市统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为全市农民提供统一的农资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咨询、农业科技等服务。
2、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集农产品监测、动物疫情、植物病害、天气灾害等功能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动物疫情、植物灾害、大宗农畜产品进行监测预警,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农业气象信息,包括气象灾害预警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3、加快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收集、整理全市农家乐、渔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农业信息,建设相应的网站和应用系统,实现向公众提供全面、详实、及时的农村特色产业信息和相关业务的在线交易功能。
4、推动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进程。在条件成熟、需求突出的区域,大力推动以信息网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应用系统等)、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RFID即射频识别或条码的应用)与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农业。
(三)建立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以信息网络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为农民提供公共信息咨询和服务。整合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资源共享等资源,各县(市、区)各自建立有特色的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务公开、人口管理、社会保障、合作医疗、农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等功能的农村村务综合管理系统和农村远程教育、法律政策宣传、卫生防疫、职业介绍等功能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利用该平台实现农村村务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的信息化,农村文化娱乐网络化,教育培训远程化,促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会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1、建设农村社会管理信息系统。以县(市、区)为单位,独立建设农村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各乡镇设立服务中心,行政村建立服务终端。该系统基本实现村务公开、村集体资产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信息化。
2、建设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依托信息网络,改造提升传统农村服务业(供销合作社、邮政、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农村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促进农业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各县(市、区)要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并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建设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咨询中介,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信息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3、进一步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并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和优势,推进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使农村文化资源共享站点与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同步发展。
4、大力实施农村医疗信息化项目。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项目,使得乡镇卫生院能够直接对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当场核销;以信息化推进农村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的能力,基本实现90%的乡镇卫生院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医疗咨询、公共卫生宣传和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干预和控制。
(四)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各县(市、区)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建立一套长期、科学、规范的培训、认证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和增强全市农业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采取现代远程教育、现场教学和市县集中培训等方式,结合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分别针对操作者、信息化管理人才和信息专业人才三个层面进行培训。重点培训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通过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逐步建立一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鼓励农村信息化平台的维保服务进行外包,减轻对信息化专业人员缺乏的压力。
四、实施步骤
农村信息化建设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即试点阶段、推广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具体计划如下:
(一)试点阶段(2007年7月―2008年7月)。在各县(市、区)所辖范围内各选择有条件的1个乡镇进行试点,试点内容为:以乡镇为单位,在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基础上,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在辖区内建设3―5个信息化示范村,建立起“乡镇通光纤,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完备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入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大户、80%的种养殖大户;三分之二的行政村熟练利用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村务公开、资产管理、人口管理等基本农村社会管理和获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信息;培养一批有经验会管理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人员(包括村信息员)。
(二)推广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2月)。在总结试点乡镇经验基础上,各县(市、区)再选择10―20个条件相对较成熟、需求较明显的乡镇进行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相关经验,表彰先进。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全面总结推广阶段的经验,各县(市、区)全面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内容新、难度大、要求高,要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信息办牵头,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的职责和农信“121”工程建设内容,密切配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县(市、区)要负责本区域的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务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信息化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要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各通信运营公司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农村通信条件,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村通信资费,最大限度地开展面向农民的公共信息普遍服务。对于涉及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大力支持,给予方便。市财政用于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对试点乡镇的补助或奖励,各县(市、区)也要配套相应的补助资金。要积极组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项目申报省和市里的各类基金和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鼓励信息产品制造商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村使用、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和软件产品,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气象等信息服务。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要抓好县、乡、村三个层次的网络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采用基础知识培训与专项业务技术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县级培训与乡级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搞好农村信息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由市信息办牵头,各县(市、区)信息办统一组织乡镇、村级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网络设备培训,包括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系统管理、系统配置、故障排除等;二是计算机系统培训,包括计算机设备、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内容;三是网络安全培训,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备份等内容;四是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培训,包括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农业信息发布与检索、应用软件使用等;五是农村工作管理及相关软件使用等。
(四)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覆盖面广,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媒介,宣传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开展农业和农村化信息化优秀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等各种活动,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农村信息化推广应用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认真细致做好工作,调动各级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附:乡(镇)试点标准
一、乡镇试点标准
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乡镇建有一个农业综合信息中心服务站,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暨“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点、一所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一个“网上党支部”。乡镇综合信息中心服务站要求配备1―2名信息管理员、一个固定场所、开通2M以上的宽带和一套专用设备(硬件和平台软件)以及一套管理制度。乡镇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实现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和自我宣传;90%的所属行政村在该网站上有自己的网页,在该网页上进行村务公开和其他相关消息。
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及时向农民发布农资供求,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技术、市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信息、惠农政策、农业气象等信息,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和发展产业化经营,并形成网上销售格局,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农村文化等服务,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建设农村公共管理和咨询平台。实现农村远程教育与培训(包括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村务公开、集体资产管理、人口管理(主要是流动人口管理)、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农村基本的公共管理信息化,同时提供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
二、村居试点标准
广播和有线电视入户率不低于90%,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用户拥有率不低于70%,宽带网络接入户率不低于10%。
有固定的用于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点暨“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点的场所,一名专(兼)职信息员、一套信息服务制度、一个对外信息收集发布服务渠道,能有效开展信息服务。
村居主要干部能操作计算机和熟练操作农村公共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能利用该平台有效地进行农村社会管理和向群众提供方便的信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