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现将《常德市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常德市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常德、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根据《湖南省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常战略,认真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市科技工作的中心环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工程与专项,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内生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产品,锻炼一支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骨干队伍,壮大一批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的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具有常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突破,群众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各领域技术进步状况明显改善。
  2、主要指标
  ①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争取到2010年,全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份额达到53%以上,其中农业达到62%以上,工业达到45%以上。
  ②自主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在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具有比较优势领域,取得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十一五”期间取得200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项目20项以上。
  ③企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技术集成营运的主体,到2010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达到3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0家,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5家。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孵化器超过3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
  ④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比重明显增长。到2010年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比重达到40%。全市形成2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⑤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研条件与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6%;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工业企业R&D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2.5%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
  ⑥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期间,2-3个县(区、市)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全市建立林纸一体化、新型材料、铝材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大米精深加工产业化、洞庭湖区蚕茧丝产业化、畜禽养殖及深加工、特种水产繁养及珍珠深加工、优质林果、生物医药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扶持开展新型纺织机械、新型生活用纸包装机组、高性能纤维系列产品开发、片式压电陶瓷滤波器产业化、准三维冲孔镀镍钢带、脱硫石膏制硫酸联产过磷酸钙和副产水泥、粮棉油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生物质能源综合技术示范、洞庭青鲫与野鲤杂交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和疾病防治与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技术研究等10个重点项目的研究。
  ⑦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增加。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85%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要超过2000件、授权量要超过1000件;年均技术贸易额要超过2.5亿元。
  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工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5万人以上,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达到80人。培养和引进10名国内知名的高技术人才,造就100名懂技术、善经营、适应市场竞争的科技型企业家和100名能够解决重大系统工程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培训各类农村实用型人才10万人次,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50名,“青年星火标兵”10名。
  (三)发展原则
  1、致力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坚持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技术跨越带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力推行工业化、信息化,在建设工业常德的进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坚持区域特色,务求重点突破。立足常德实际,选择优势领域和支柱产业,实施重点攻关。
  3、注重资源集成,形成科技合力。善于配置好科技资源,努力实现各部门的联动,形成推动科技进步的合力。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总体部署
  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突出一大主题,明确两大任务,建设六大工程,建设十个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十个重点研究项目,采取五大保障措施,推动常德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大主题:
  我市“十一五”科技发展坚持突出自主创新这一主题。把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我市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面向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名牌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
  两大任务:
  一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学研战略联合体,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通过深化改革,努力消除阻碍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障碍,不断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以政策创新为战略基点,通过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改革措施,鼓励和引导创新机构、创新人才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健全转化机制,建立转化平台,促进我市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使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我市具有优势的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果转化步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突出农业常规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农产品多用途开发与加工增值、农业生物技术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业科技全省领先地位。
  六大科技工程: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技术创新引导、高新技术创业示范、科技成果转化、引智引技、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六大科技工程。
  十个特色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10个依托本地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产品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区。
  十个重点研究项目:
  “十一五”期间,选择10个发展潜力大、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科技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技术和产品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努力研发产业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技术的创新突破,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化。
  五大举措:
  为了完成规划目标,在保障措施上,提出了政策、法规、投入、人才及社会基础等五个方面的重大举措。
  三、“十一五”科技发展重点
  (一) 重点领域
  1、高新技术领域
  至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技术,共性关键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电器自动化控制技术,清洁制造技术等。重点开发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的技术。重点开发先进制造技术设备、光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机电基础件、仪器仪表、监控设备及控制系统五大类产品。
  至新材料技术:优先发展纺织新材料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新型摩擦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与制品技术、军民两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高性能及特种高分子材料与应用技术、高性能无机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等,攻克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在电子信息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电压敏材料、循环再生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与专利。
  至新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生物能源技术,加快开发新型生物质能源、清洁能源,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重点发展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高浓度工农业有机废水的沼气工程和农村沼气入户工程,提高沼气利用技术水平。
  至生物医药技术:优先发展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物制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领域,重点开展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化中药技术、创新药物、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2、现代农业领域
  大力加强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研究与创新,发展设施农业和集约化种养技术,在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农业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农业生态安全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种植业重点抓好优质种苗工程、畜牧业重点实施“良种工程”、林果业在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3、现代服务业领域
  坚持重点突破,用现代化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现代物流技术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建设,提升服务业的科技竞争力。
  4、交通、能源和资源环境领域
  建立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交通科技体系,实施智能交通系统(ITS),建立交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平台;重点抓好资源节约型技术、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水害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水源污染防治技术、大气污染保护与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节约并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公共事业领域
  以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为重点,大幅度提高我市人口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我市应对公共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促进和谐常德建设。
  至人口与健康:重点疾病的防治与优生优育的关键技术研究、社区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的研究。
  至公共安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
  (二)六大科技工程
  1、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主要目标:
  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技术中心、民营科技机构。
  建设内容:
  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示范。选择常德纺机、常德烟机、中泰特种装备、湖南嘉业达、力元新材、耀弘纳米、世翔电子、鸿鹰祥生物、长生生物、创元铝业等1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潜力较强、市场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资金、资源投入上予以支持扶持。引导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标准战略、专利战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在关键技术上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积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并再创新。通过项目集成、人才支援、政策引导、环境优化等有效措施,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全市科技创新发展。
  2、高新技术创业示范工程
  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常德市工业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实施千亿工程、打造工业常德”为主线,围绕我市重点企业和优势产业,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努力完成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传统工业高新技术化两大战略任务。  建设内容:
  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集中力量攻克机械、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重点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纺织机械、烟草机械、新型中低压输变电设备、高效生物酶、新型医药、高档建材、新型能源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我市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家。
  至加速制造业信息化进程。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在支柱产业以及重点企业中,普遍推行制造业信息化,达到全面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集成技术的应用格局,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和区域制造业产业链的形成。抓好10家优秀示范企业的建设,力争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造业全面实现信息化。
  至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常德工业科技的整体水平。加大运用高新技术进行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力争到2010年,使全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3、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主要目标:
  突破转化瓶颈,疏通转化渠道,促进我市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尽快成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建设内容:
  在现代农业、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选择10项技术成熟、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技术成果,促进转化,尽快实现产业化。加强政策激励,完善服务体系,加快科技转化平台建设,实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过程无缝对接。培育技术市场,开展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引进培植、科技信息交流、技术咨询等服务。支持企业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工业企业中重点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辅助制造、数控等技术;农业上重点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名特优水产集约化养殖技术、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清洁能源生产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生物制剂与新型肥料、生态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还要推动一批实用技术成果向农业、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和辐射。
  4、科技富民强县工程
  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力争3-4个县(区、市)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建设50个左右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广应用50项左右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成果,力争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50%左右。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依靠科技进步脱贫致富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内容:
  在各区县(市)建设一定数量的推广转化基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循环利用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重点推广应用超级稻、杂交稻综合栽培技术、农业新品种培育、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特色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代林业技术、环境友好肥料、农业生态修复和重建技术等,促进农业科技不断发展。
  5、引智引技工程
  主要目标: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级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推动企业以项目、资源、技术、资产、经营权、股权、品牌等引进资金、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与科学管理模式,加大经济开放度,使我市的经济发展快速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
  建设内容:
  引进和培养20一30名拔尖人才或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我市支柱产业各领域培养2一3名学科带头人,30名左右科技实业家和企业家队伍,在全市培养500名左右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民技术人才。重点培育现代农业、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五大领域的科技人才,通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资源集成,给予长期的跟踪和支持,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引领和示范放大作用。
  继续发挥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完善和充实专家顾问队伍。充分发挥其知识、技术以及资本的集聚效应,积极推进企业和社会进行引智引技和科技合作,促进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进一步落实我市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已签订的市校合作协议,搭建科技创业和合作平台,解决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6、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
  主要目标:
  促进我市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基础条件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益,切实提高我市科技条件保障能力和水平。
  建设任务:
  在“十一五”期间,要整合资源,建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工作平台条件体系。新建一个高标准、多功能、现代化的常德科技馆,使其成为全市科技交流中心、成果展示中心、科技人员培训中心、常设技术市场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完善市、县两级技术市场网络体系。加强市、县科技信息港的条件建设,完善全市科技基础数据库,建立市级网上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一批创新能力较强、区域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合作社;重点探索“96318”科技信息户联网模式、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农村科技合作社模式、“双百”星火科技富民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大院模式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
  (三)十个特色产业基地
  1、林纸一体化
  坚持“集中制浆,分散造纸”的产业发展方向,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重点实施林浆纸板一体化工程,建设30万吨化机浆、30万吨纸和40万立方米板材项目。大力发展芦苇资源,实施30万吨苇浆项目。重点扶植恒安纸业、德惠纸业、天宏纸业、常德纸业等骨干企业,形成以大型浆厂为基础,以大中型造纸企业为主体,以高档生活用纸、文化办公用纸、产业用纸为主导产品的纸业集群。2010年,我市速生杨树生产基地达到250万亩,全市造纸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2、新型材料
  重点在电池、硬质材料、复合材料和新金属材料领域有所突破。突出抓好常德力元新材的新型电动车镍氢动力电池材料、常德嘉达摩擦材料、石门氢氧化镁基环保材料、澧县晶源新材料的单晶碳、汉寿金诚研磨的碳化硅精微粉和白刚玉精细微粉、德山超微细碳酸钙、临澧聚乙烯纤维无纬布、常德市耐摩特聚合材料的高分子聚合材料耐磨管道、常德耀弘纳米研究所的纳米电子粉体材料等项目。2010年,全市新材料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3、铝材深加工
  创元铝业与中南大学合作创建铝业学院,联合攻关积极开发新型铝型材、铝合金等新产品。计划在创元铝业新建年产30万吨铝材系列产品生产线、50万只汽车轮毂生产线,在湖南晟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16万吨碳素阳极项目,在桃源新建5万吨铝熔铸生产线项目,在常德金冶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新上新型有色金属熔剂添加剂项目,大幅度提高铝锌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10年,铝材业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
  4、汽车及零部件
  重点实施中联重科豪华汽车组装生产、湖南车桥厂扩建工程、浦沅吊车、湖南车桥厂的车桥总成数据管理系统、安福轿车气门、嘉达摩擦的高性能汽车刹车片、鼎兴车轮、信诚液压的汽车起重机比例组合阀、湖南恒驰机械的新型汽车变速箱、湖南宝龙的液压随车起重运输车、石门连杆等项目。
  5、大米精深加工产业化
  重点抓好金健米业方便米粉、精炼米糠油、大米蛋白、米乳饮料、淀粉糖,常德金谷食品的发芽燥米、米胚芽精华素,阳光乳业的长效奶、多功能乳品饮料等项目。力争经过3一5年的努力,培育1一2家年工业总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鼓励与扶持洞庭牧业、桃源金果、国人啤酒、德山酒业、武陵酒业等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做大做强。争取我市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利税总额达到10亿元。
  6、洞庭湖区蚕茧丝产业化
  依托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良种、技术、信息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标准化栽桑养蚕,大幅度提高蚕茧质量。凭借诺雅蚕丝制品有限公司国际领先水平的茧丝加工设备,生产桑蚕波状长丝绒及波丝被等系列丝棉被、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动物饲料等;计划发展桑园10万亩,蚕茧产量达10000吨,农民养蚕年收益2.4亿元以上;生产“波丝”系列制品16万件,加工业总产值2.8亿元。
  7、畜禽养殖及深加工
  建立人工授精体系,改良畜禽品种,提高品质。大力开展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开发畜禽绿色养殖技术,开展优质畜禽集约化健康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示范。重点抓好马头山羊、新桃源猪、桃源大种鸡、洞庭草鹅等一批优质特色畜牧品种的提纯复壮,重点扶持洞庭牧业、石门双佳农牧、北山牧业、野源公司、澧县福润公司、临澧清水鸭公司、贺童酱板鸭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8、特种水产繁养及珍珠深加工
  大力提升洞庭湖优质特种水产品综合开发技术水平,在安乡县、汉寿县、鼎城区建立大型淡水珍珠、河蟹、中华鳖、黄颡鱼、鳜鱼、泰国虎皮纹蛙等特色水产品综合养殖基地。在提升淡水珍珠品质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珍珠首饰、工艺品、装饰品,积极开发珍珠药品、保健品,实现由珍珠养殖大市向珍珠加工大市的转变。重点抓好洞庭水殖珍珠水解片、珍珠胶囊项目,实施德海制药珍珠加工工程,新建洞庭珍珠城,原珠年加工能力达到300吨。2010年,全市珍珠加工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9、优质林果
  “十一五”期间,开展林果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以优质种苗为依托,以特早熟柑桔、优质油茶、优质梨、优质桃、有机绿茶等我市林果业知名产品为重点,全面推进林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进以石门、临澧、桃源为主体的优质柑桔基地和优质茶叶基地,以澧县、临澧为主体的优质葡萄、桃、梨基地,以汉寿县为主体的欧美黑杨产业化生产基地,以桃源县、鼎城区为主体的优质楠竹产业化基地建设。在桃源、汉寿、石门、鼎城等区县建立四个“衡东大桃”优质油茶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国珍木业、恒康竹业、怡清源茶业、腾琼茶业、农康园艺等林果业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
  10、生物医药
  坚持自主开发为主,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德山高新园生物医药园区和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应用先进制剂工艺技术,改进和开发新制剂、新剂型,完成4-5个模仿性新药开发。研究开发中成药。扩建天麻、杜仲、天门冬、绞股蓝、青蒿、三叶木通等一批中药种植基地,建成一批符合GMP标准、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生产企业。重点扶持洞庭制药的抗精神药、止血药,益侨制药的戒毒药、肝病药,康普药业的心血管药,德海制药的脑疾病新药,三金制药的癫痫病新药,金健药业的中药单体注射液,平安医用器械的新型医药器械的研究开发。2010年,全市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四)十个重点研究项目
  1、新型纺织摇架、经编机研制。主要开发新型摇架、系列高速经编机、系列拉舍尔经编机等主导产品。计划在消化吸收引进国外经编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设计,开发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新型经编机种。力争2010年,生产的产品占国内经编机市场的80%以上。
  2、TH11 型高速手帕纸包装机组。自主研发TH11型手帕纸包装机组包括THF11型手帕纸折叠机和THP11型手帕纸包装机。机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机组采用剪切式横向切纸、薄膜均力输送和纵向纠偏、无停顿连续式折叠包装等先进技术,性能稳定,速度快,机组可以与下游手帕纸条包机连接,组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生产线。
  3、高性能纤维系列产品开发。进一步探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理化性能,重点解决工艺设计、设备研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制备和连续式宽幅无纬布成套设备工程化,建成国内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高性能系列产品生产线,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的从防护材料到防护产品的开发应用体系,创造国际一流的高性能纤维系列产品。
  计划重点开发的产品:
  安全防护领域至防弹衣、防弹头盔、舰艇和装甲车防护板、切割手套等;
  航空、航天、航海领域至降落伞、工程缆绳、渔网等;
  体育、医疗、卫生领域至人造关节和韧带、安全防护罩、抗冲击容器、弓弦、网球拍、雪橇等;
  4、片式压电陶瓷滤波器产业化。针对目前国内电子行业用片式压电陶瓷滤波器基本从日本进口的现状,通过运用行业首创高精度光学成像制作芯片电极图形技术,引进和改造生产线,改进生产工艺,研制出新型片式压电陶瓷滤波器,显著改善片式压电陶瓷滤波器的各项性能,降低信号损耗和整机功耗,使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准三维冲孔镀镍钢带。通过采用新工艺使镍的镀层表面粗化,进而使沉积镍后的钢板表面呈现立体化,达到增大钢板表面与电池填充物料结合面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填充物料与钢板粘附不牢的技术难题。用它作为氢-镍、镉-镍等二次高能电池的正极或负极骨架材料,具有优良的填充性能和良好的结合力,符合高容量电池的发展趋势,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脱硫石膏制硫酸、联产过磷酸钙和副产水泥。利用石门电厂脱硫石膏、煤灰粉(渣)、煤矸石、硫酸渣等工业废渣生产硫酸、过磷酸钙与水泥产品,废渣利用率可达78%,符合节能、利废、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行业发展方向。计划利用脱硫石膏制10万吨硫酸、联产20万吨过磷酸钙,副产15万吨水泥。
  7、粮棉油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用常规育种与其他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技术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棉花、油菜、水果新品系。选育3-4个优质杂交稻、超级稻新组合;选育1-2个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选育3-4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研究并完善配套无公害栽培技术,开展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以金健米业、金健种业、市农科所等单位为技术依托,在汉寿县、鼎城区、桃源县等地建立高标准优质杂交稻制种基地、优质常规稻繁种基地和优质稻示范种植基地。在安乡县、桃源县、鼎城区、石门县等地建立高标准的杂交棉育种及示范基地,在临澧县、石门县等地建立高标准的优质油菜种苗繁育基地及示范基地。力争至2010年实现品种优质化、栽培轻型化、经营产业化、质量标准化,形成一批品种选育、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支柱企业。
  8、生物质能源综合技术示范。以菜籽油、棉籽油、蓖麻油、油莎豆、光皮树油或其他下脚料为原料,通过脂化和生化处理等工艺生产与石化柴油动力性和经济性相似的可再生的清洁环保燃料。重点解决生物质柴油原料不足,成本太高的问题,改进生物柴油加工工艺,提高生物柴油质量;开展生物柴油原料油植物种质创新、高产栽培和种质基地扩大示范。筛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燃料油植物新材料。
  9、洞庭青鲫与野鲤的杂交育种技术研究。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以洞庭青鲫为母本,野鲤为父本获得异源四倍体鱼种群,并以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为手段,从分子水平、细胞学水平检测其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进一步用遗传性状稳定的四倍体与二倍体种群杂交培育三倍体洞庭青鲫养殖新品种,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0、疾病防治与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恶性肿瘤预防与治疗、心血管以及器官移植、微创外科技术等临床医学的研究,组织多学科联合开展干细胞基础和应用研究,做好重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等的预防控制手段、方法的研究。特别是重点突出开展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根据湖区及山区的水情、螺情、洲情、易感宿主、传染源的变化和特点,重点研究防治策略、诊断技术、治疗药物、高效疫苗、钉螺控制、传染源管理以及防治效果评价等内容。采取封洲禁牧、切断病源、净化草洲,生态灭螺防病的科学对策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立疫情、螺情、灭蚴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平台。
  四、“十一五”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实现“十一五”的科技发展目标,需要一系列的支撑条件,需要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区域性政策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现有科技法律、法规,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制定实施科教兴市、县战略规划。出台《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见》;制定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制定和完善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制定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逐级逐年考核制度,科技工作要常年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其绩效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保障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逐年提高市、区县(市)政府对科技投入的总体水平,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引进外资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的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市、县两级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财政预算保障的重点,使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切实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投入,到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科普经费人均达到0.5元。企业用于技术研究开发的经费要达到销售收入的2.5%,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
  (三)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采取促进技术创新的措施,建立产学研联合,创立技术开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二是加强地方科研能力建设,发掘本地科技资源,培育科研力量,提高科研能力,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三是加强国际、国内横向科技合作,积极争取国际、国内最新科技成果到我市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四是形成符合区域资源和产业特色要求的创新网络。围绕农业科技园区、高新区、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等,搭建创新平台,形成创新网络。五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六是加强区县(市)科技工作,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强科技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开创地方科技工作新局面。
  (四)创新环境建设,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科技工作的全过程,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科技顾问委员会的作用。充分整合专家资源,发挥他们高层次、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智力优势,为常德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落实好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每个市级领导联系一名高级专家,经常听取和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加大引智引技力度,不拘一格引进科技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引进一批了解前沿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熟悉市场、有创新精神的产业领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做到以环境吸引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以政策激活人才。三是要加强人才的经营与管理。要通过举办民营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科技副乡镇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不断提高其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要大力加强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全市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夯实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创建一个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网络化、立体化的科普宣传体系,举办科技活动周等各类科技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兴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性事业。力争市级建设1个以上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场馆或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有重点地扶植一批非营利性的社会科普组织,基本形成一个层次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科普组织体系。稳定一批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科普人才队伍。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