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州、各地级市国家税务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0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局补充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启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新模式 
  (一)纳税人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体。建立纳税人自行申报、自核自缴的汇缴新机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与汇算清缴合二为一。年度纳税申报的完成,标志着纳税人自行计算、自行调整后纳税申报和法律责任正式确立。税务机关是汇算清缴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者。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主体转换后,要求税务机关在汇算清缴期内切实履行职责,改进服务方式,建立快捷、有效的纳税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所得税政策宣传、辅导和培训,以优质服务促进纳税人汇算清缴质量的提高。 
  汇算清缴期内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纳税人年度申报时,重点审核申报时间的时效性,报送资料的完整性、填报内容的逻辑性。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表的受理过程中,认为不符合税务机关要求的,纳税人应予以配合,自行调整申报表,重新申报;汇算清缴期间内,纳税人可以对已申报的资料进行调整和重报。汇算清缴结束,标志着纳税人申报资料的法律责任确立。 
  (二)规范汇算清缴工作流程。根据汇算清缴改革后征纳双方的不同责任,可分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两种不同的汇算清缴的工作流程。 
  税务机关的工作流程是:在汇算清缴前,组织部署、作出安排、开展税法宣传、辅导培训;在汇算清缴中,进行政策咨询和纳税辅导、发放表证单书、受理审核年度纳税申报资料、办理涉税审核审批事项;在汇算清缴后,统计、分析、总结上报本地区汇算清缴工作情况,随后开展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 
  纳税人的工作流程是:自行计算、自行调整(或委托税务代理)、领取表证单书、申请税前扣除或减免税事项、办理年度纳税申报、清算税款。 
  (三)延长年度纳税申报时间。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办理结清税款手续。其中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企业,申报时间可延长至年度终了后6个月内。为缓解年度申报期后期纳税人集中申报的压力,给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各主管国税机关可引导企业在申报期限内,分期分批进行年度申报,但不作为处罚依据。 
  (四)加强纳税评估和检查。取消汇算清缴期内对纳税人汇缴当年年度申报情况的检查,加强汇算清缴后的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提高纳税人汇算清缴的真实性、准确性。 
  (五)及时报送汇缴总结。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各级税务机关应认真总结,写出书面报告和填写相关的表格逐级上报。各市国家税务局应在每年7月15日前将汇算清缴工作总结报告和相关表格报送省局(所得税管理处)。 
  二、切实做好2005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一)2005年的汇算清缴是实行国家税务总局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第一年,各地要组织认真学习,做好对纳税人的宣传工作。严把汇算清缴政策关,认真落实各项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征管措施。在年度纳税申报期之前,就一年来企业所得税政策变化情况对纳税人进行讲解和辅导,解答纳税人提出的问题,使纳税人了解申报程序、现行的税收政策和有关税收优惠规定、税前扣除项目审批程序和要求,提高纳税人自行计算、自行申报的能力和申报质量。各级税务机关要结合当地实际,及早对汇算清缴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二)严格把好政策关,做好所得税减、免税和税前扣除审批工作。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总局今年印发的《税收减免税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129号)、《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第13号令),以及省局实施办法和补充意见。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财产损失、呆账损失等税前扣除项目的审核审批,是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加强税基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今年新的《税收减免税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129号)、《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第13号令)实施,新办法比旧办法有较大的变化,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布置,把好政策关、受理关和审批关。对符合政策规定、报送资料齐全的纳税人申请,各主管征收机关应及时受理,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减免税企业要取消资格并追缴税款。报送资料不完整的,应及时向纳税人讲明原因并予以退回或限期改正。对已受理的申请应提高工作效率认真负责地及时审核审批,不得任意拖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项审核审批工作须在次年的4月底即汇算清缴期限内结束。 
  (三)设立台账,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从2005年开始,各类企业都实行了新的会计制度,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与现行税法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为了做好会计制度与现行税收法规的衔接工作,促使各级税务机关做好新会计制度与现行税收法规差异的基础管理,省局统一制定了新会计制度与税收差异明细表(台帐),已从2005年度起实施。这是税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国税机关应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建立起来,防止税款的流失。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中介代理工作。纳税人在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如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中介机构应当出具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各级税务机关在推动中介代理工作中,要根据纳税人自愿选择已备案中介机构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五)做好汇算清缴统计分析、总结上报工作。汇算清缴总结及报表应于2006年7月15日前以正式文件和电子邮件方式报送省局所得税管理处。具体要求如下: 
  1.报表内容包括:汇算清缴报表(即企业所得税税源汇总表及各分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统计表(见附件一)、企业所得税减免统计表(见附表二)、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统计表(见附表三)。 
  2.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企业户数分析:应对企业总户数、盈利企业户数、亏损企业户数与上年同期增减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利润总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的分析;亏损总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的分析;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的分析;应缴所得税及欠缴所得税的增减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的分析。 
  3.汇算清缴总结包括:2005年汇算清缴的基本情况;税收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企业所得税管理经验、问题及建议。 
  附件: 
  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充表(略) 
  2.企业减免所得税统计表(略) 
  3.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统计表(略) 
 
 
二○○六年一月二十三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5]2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加强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按照"明确主体,规范程序,优化服务,提高质量"的工作要求,现将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    国务院行政法规(1)条    

    第二条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第三条   实行查账征收和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都应按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汇算清缴。 
  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第四条   纳税人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纳税人需要报经税务机关审核、审批的税前扣除、投资抵免、减免税等事项,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税务机关受理和办理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审核、审批事项,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五条   纳税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完成。 

    第六条   纳税人除另有规定外,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和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办理结清税款手续。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对企业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逻辑性和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及时办结企业所得税多退少补或抵缴其下一年度应纳所得税款等事项。 

    第七条   纳税人(包括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及成员企业)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二)企业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事业单位为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年度会计决算应上报的其他内容) 
  (三)备案事项的相关资料; 
  (四)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 
  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第八条   纳税人在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如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中介机构应当出具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第九条   纳税人应当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税收规定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如实、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完整报送相关资料,并对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第十条   纳税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可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纳税申报。 

    第十一条   纳税人在规定的年度纳税申报期内,发现纳税申报有误的,可在年度纳税申报期内重新办理纳税申报。 

    第十二条   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预缴的税款少于全年应纳税额的,应在汇算清缴期限内结清应补缴的税款;预缴的税款超过全年应纳税额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办理退税或者抵缴其下一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 

    第十三条   纳税人补缴税款确因特殊困难需延期缴纳的,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发生解散、破产、撤销情形的,应在清算前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 

    第十五条   经批准实行汇总或合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总机构或集团母公司(以下简称汇缴企业),应在汇算清缴期限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汇总各成员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本办法第 条所规定的有关资料及各个成员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统一办理汇缴企业及其成员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汇缴企业应根据汇算清缴的期限要求,对各个成员企业规定向汇缴企业报送本办法第 条所规定的有关资料的期限。成员企业向汇缴企业报送的上述资料,必须经成员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进行汇算清缴和与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各级税务机关要结合当地实际,对每一纳税年度的汇算清缴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组织部署。税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协调和配合,共同做好汇算清缴的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各级税务机关要在汇算清缴开始之前和汇算清缴期间,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宣传,使纳税人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特别是了解当年出台的新政策和涉及纳税调整的政策;应通过各种途径向纳税人说明汇算清缴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第十九条   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税务机关应组织开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和检查。纳税评估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等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各级税务机关应认真总结,写出书面报告逐级上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在每年7月底前将汇算清缴工作总结报告、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报送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一)汇算清缴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企业所得税税源结构的分布情况; 
  (三)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及原因; 
  (四)企业所得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五)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工作经验、问题及建议。 

    第二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182号)同时废止。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