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
登录        电话咨询
香港特別行政區訴何某
时间:2008-03-18  当事人: 何某   法官:法官張慧玲   文号:HCMA1220/2007

HCMA1220/2007

香港特別行政區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

刑事上訴司法管轄權

定罪上訴

案件編號:裁判法院上訴案件2007年第1220號

(原東區裁判法院傳票2007年第25423號)

---------------------------

香港特別行政區

被告人何某

------------------------

主審法官: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張慧玲

聆訊日期:2008年3月14日

裁決日期:2008年3月14日

判案理由書日期:2008年3月18日

判案理由書

1.上訴人經審訊後被特委裁判官裁定一項「不小心駕駛」罪罪名成立,違反香港法例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第38(1)條。上訴人就定罪提出上訴。

2.本席在聆訊後駁回上訴,以下是本席的理由。

控方案情

3.控方案情,簡而言之,是上訴人違反「必須右轉」道路標記,直駛過路口並越過地面人字形標記,致使一部正在切線的的士須扭軚閃避。

4.本席沿用裁判官列出的控方案情概要:

「12.控方第一證人是警員34946(“PW1”)。他作供稱,於2007年3月10日下午2時10分左右,他穿著制服,騎着電單車當值。在干諾道西西行的左一線上以時速約45公里行駛,該段道路西行線三線行車。PW1看見他前面約30米遠便是與中景道交界的路口,干諾道西西行的左二及左三線的道路標記為『必須右轉』入中景道。然而,他看見一輛私家車DC238(後知由上訴人駕駛)違反這「必須右轉」道路標記,以時速約50公里沿左二線直駛過路口並進入地面人字形標記(路面地形如Exh.P1示)。與此同時,他看見一輛的士正沿左一線上以時速40-50公里行駛,過了該路口,的士便亮着右指揮燈並開始切入左二線。的士在私家車前約6-8米。的士右車頭進入了左二線後便立刻切回左一線,與此同時,私家車亦剎掣至差不多停定,兩車最近距離約1至1.5米。的士返回左一線後行駛不久便再次切入左二線私家車亦沿左二線在的士後繼續行駛。PW1稍後把兩車截停,並向上訴人指出違例事項。

13.PW2是上述的士LB1479的司機陳朝星(“PW2”),43歲,他作供稱,於案發當天,他以時速約50公里沿干諾道西西行左一線行駛。過了中景道交界後,保持車速及亮着右指揮燈切入左二線,但右車頭切入左二線後,發覺上訴人駕駛的私家車違反『必須右轉』道路標記並駛過地面人字形標記,私家車的車速比的士略快。PW2無預期會有車違反路標從左二線駛過路口,PW2立刻扭左切回左一線以避免與私家車發生碰撞。PW2看見私家車的左車頭與的士右車尾的最近距離只有一個私家車車位遠。後來他看見私家車剎車收慢,PW2才再次切入左二線。其後兩車均被警員截停。」

辯方案情

5.辯方案情,簡而言之,是上訴人承認違反「必須右轉」道路標記,但他認為他已小心駛過路口,兩車沒有發生碰撞,祇是的士切線前未有小心留意交通情況。

6.本席亦沿用裁判官列出的辯方案情撮要:

「14.上訴人44歲,職業是律師。他作供稱,於案發時他駕駛着私家車DC238沿干諾道西西行左二線行線,時速約50或50多公里,目的地是回家。接近與中景道交界時,上訴人知道要行左一線才可直駛過路口,亦知道左二線必須右轉,但上訴人認為左一線交通多車,上訴人稱:『我猶豫咗一陣』,『直覺唔想轉右。』上訴人決定不依從『必須右轉』的道路標記,保持車速直駛,『輕輕拖咗少少brake』。期間上訴人見一輛的士在他前面由左一線切入左二線,上訴人便加大幅度剎掣,兩車沒有發生碰撞。

15.於盤問時,上訴人稱於距離路口地面人字形標記約30米左右,便知道左二線必須右轉入中景道。被問到是否因為左一線多車,所以即使明知左二線必須右轉,仍選擇沿左二線直行,上訴人回應:『果個係一個方便嘅選擇,convenientchoice,咁但係我有諗到,亦都知道。』」

上訴理由

7.本身是律師的上訴人指本案證據不支持定罪、裁判官無考慮所有有關法律及其個案的所有事實、定罪不安穩。上訴人沿用他在向裁判官申請覆核時的書面陳詞。

8.基本上,上訴人指單單違反道路標誌不等同不小心駕駛。以當時的環境情況,他雖選擇違反交通標誌,但已將車「拖慢」,他小心而「正正」地在左二線行駛。他指的士由左一線切入左二線,的士司機應預期其他道路使用者會不遵守交通標誌,及應對突發事件有準備。他本人已「加大幅度剎掣」避免碰撞,結果亦無碰撞。的士司機亦立刻扭左切回左一線以避免碰撞。在此情況下,上訴人指他的駕駛態度並不遜於一名合某謹慎的駕駛者,裁判官不應裁定他不小心駕駛罪名成立。

9.上訴人原本提及警員的證言,指警員就他與的士的車速及他兩人的駕駛態度所作的觀察不準確。上訴人其後接納基於他及的士司機兩人都曾就其本人的車速作證,警員就車速的觀察在本案無大關鍵;至於兩人的駕駛態度,亦可由他們的證言得悉,警員的證言亦不太重要。

10.上訴人亦就警員在現場的處理手法有微言。在本席向上訴人指出警員如何某停他及的士司機此範疇與他是否不小心駕駛無關後,上訴人不再爭持。

討論

11.裁判上訴是以「重審」方式,依據在原審裁判官席前的證供證據(另外,若上訴庭批准新加證據亦列入依據之列)進行:參看案例周紹斌(譯音)訴香港特別行政區[1]。本席認為就案情事實,上訴庭須顧及原審裁判官有耳聞目睹證人作證此優勢,而上訴庭則祇依賴書面謄本。就某證人是否可信可靠,純在原審裁判官決定的範疇內。但若原審裁判官所作的事實裁斷不合某理、不合某輯、有固有不可能性存在,又或原審裁判官在處理證供時,就重要事項作出錯誤引述、或有遺漏、或不曾作考慮分析,定罪會是不安穩的。

12.誠然,一名駕駛者違反交通標誌本身並不一定構成不小心駕駛,要考慮所有環境情況;不過,在考慮一名司機是否不小心駕駛時,若該司機曾違反交通標誌,他違反交通標誌的情況當然應列入考慮之列。

13.在本案而言,事發在2007年3月10日(星期六)下午2時10分左右,上訴人承認當時路面多車。上訴人不遵照有關交通標誌此決定並非因判斷錯誤(errorofjudgment),而是上訴人「明知」必須右轉而「選擇」沿左二線直行。他的行為令的士司機須採取行動避免相撞——雖則他本人亦同時採取行動避免碰撞。本席不接納上訴人指的士司機應預期上訴人有可能不遵照交通規則此陳詞。以當時的所有環境情況,的士司機是不會預期上訴人會違反交通標誌駛過路口入左二線的。本席亦不認同以當時的所有環境情況,上訴人將車拖慢、「正正」在左二線行駛便顯示他是一名小心謹慎的駕駛者。

14.本席認同裁判官的觀點:

「17.從客觀角度而言,一個小心、合某、謹慎、專注的司機,絕不會只顧及一己之方便,寧願明知故犯,先後連續違反兩個道路標記:(一)在『必須右轉』的行車線上直駛過路口;(二)在非緊急的情形下,進入劃有人字形標記的路面,以令自己能盡快到達目的地,也不願意依從『必須右轉』道路標記,即使會因此而拐路,但這才能確保自己守法行車,亦顧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此外,根據當時的路面情況,上訴人亦應預期到左一線上的車輛一駛過路口,或會立刻切到左二或左三線繼續行駛,因為在該路口的左二線上,除劃有『必須右轉』的路標,亦劃有人字形標記,一般合某謹慎的駕駛者沿左一線上駛過路口後,並不會預期會有車輛沿左二線違規直駛過來。」

15.上訴人當時的駕駛態度是低於一名小心謹慎的駕駛者的行為。以本案的所有環境情況而言,上訴人是不小心駕駛。定罪並無不安穩之處。

(張慧玲)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

控方:由律政司高級政府律師何某語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

辯方:無律師代表,親自應訊。

--------------------------------------------------------------------------------

[1]ChouShihBinv.HKSAR,FACC11/2004

相关裁判文书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